
2021-04-21,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。8时许,广场静静的。

??? 2021-04-21晨,刚乘火车来京的四川旅客背着孩子(孩子总张嘴!)高兴离开大会堂前。她们说,看了升国旗,又赶上人大会开幕,真高兴!上午9时,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开幕。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
??? 3月5日一早7点多赶到天安门广场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9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,国内外瞩目。
????走进天安门广场,诺大的广场上静悄悄的、很干净。西面的大会堂上国徽闪烁,东面的国家博物馆前游客匆匆。北面天安门上领袖依然微笑,国旗轻拂。南面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伫立,俯视着眼前的一切。有媒体人匆匆走过广场奔向大会堂,偶尔有三俩记者在空旷的广场上拍摄。
????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过去采访“两会”开幕时的景象。90年代到大约2008年前后,那时每到会议召开,很多民众特别是游客,一大早就专门赶过来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,然后在天安门、大会堂前留留影,等到大会快召开时,为了确保大会顺利召开清场时,人们才微笑着、举着小红旗退场……
????记得90年代开会时,天安门广场只有大会堂前面的部分地方隔离出来,保证代表委员进退场。人们可以站在广场里面的东侧、北侧等区域近距离观看大会堂和代表委员们入场。很多人说,能在这个喜庆日子里来北京、来天安门、又赶上观看大会堂的盛会召开,真的好激动、好享受。
????大概从几年开始情况变了,每逢大会,整个广场都变成了隔离区,到处站上了武警、警察,民众不得入内,就连广场四周、国家博物馆前匆匆走过的游人,也被告知“快点走,别停留!”
????客观说,为了确保两会圆满召开,大会堂、天安门广场等地必要的安全保卫是不可缺少的。但如此宽阔的广场(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)竟然没有给民众留下一点儿观看的空隙,很多人感觉不解。一位采访三十多年两会的老记者说:这大会离百姓太远了!也有人说,这隔离区也太大了。我担心的是,这样做不仅拉开了“两会”和民众在现实地域上的距离,还会拉开政府和百姓情感上的距离。
????老记者的话让人深思,“两会”本是国家的,也是民众的盛会,开好大会需要代表委员的尽心尽力,也需要更多民众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智慧。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实现伟大“中国梦”,尽管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,但仍需要政府、国家和全体中国人长期艰苦、一步步地、一点一滴地努力。
????真希望,再到明年“两会”时,芳草绿了,普通的民众能够再近一点儿观看感受“两会”、更多地参与融入“两会”……
????2021-04-21中午草。
新华社记者刘卫兵博客